雲裾霞綺 國泰民安龍
商品簡介
{國泰民安龍}龍年戰裙 明制寬貼邊馬面裙漢服仿妝花緞料 雲裾霞綺
「四海昇平,國泰民安」
此次馬面裙的靈感來源於一塊明代經皮和兩塊龍紋燈景補子為靈感,其中一塊藏於納爾遜-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,並融入明代流行的「百花攢龍」、「海水江崖」等元素,以75厘米一循環的裙襴展示出來,精緻大氣。以文物為切入點、以服飾為載體,以另一種方式讓流於海外的文物展現在國人視野中,走進更多人的生活,是雲裾霞綺一直在探索的一種創新與傳承文化的方式。
前後裙門我們將明代的燈景龍補進行拆解重構,使其構圖符合裙襴的條襴狀審美,前裙門畫面正中一盞華麗的大宮燈,宮燈瓔珞垂墜,寶帶微晃,華蓋絢爛,而宮燈由一隻金獅馱着,獅子毛髮飄逸,憨態可掬。在宮燈的兩側,一對金龍翻騰於雲彩之中,金龍周身火焰寶珠纏繞,龍首頂一枚葫蘆狀瓔珞寶蓋宮燈。畫面華麗飽滿,兩隻金龍托舉燈籠,仿佛也在慶祝着佳節良夜。
後裙門與前裙門構圖相似,同樣是一對騰龍簇擁着宮燈。雖然構圖相同,但是細節卻完全不同,後裙門雙龍相對於前裙門雙龍的端正祥和,更多一分威武與張力,騰龍前爪握寶珠火焰,後爪握海浪中的山石,鬣毛隨風搖擺,動感十足。而正中的宮燈相較於前裙門的宮燈更加精巧,宮燈上繪折枝花卉,兩側瓔珞由各種雜寶和花卉瓜果組成,精緻玲瓏。
在兩對燈景龍之間我們又設計融入了一隻盤龍,龍呈側首姿態,似乎在凝望着爪中的寶珠,盤龍下方有一盞小小的八角宮燈,宮燈內填花卉,置於海中山石之上,而盤龍上方一枚寶珠中繪製了「揚眉吐氣」的景象,一隻綿羊口吐五色瑞氣,寓意朝氣上升。
在華麗精緻的裙襴背面,我們又為其設計了織金圖案的異色貼邊,裙襴仿妝花,貼邊織金,一彩一金,相映成趣,又能使走動間裙襬更添華麗的精緻感、更顯特別感與設計者的用心。
貼邊紋樣我們也選用燈景紋樣,設計出一幅織金鸞鳳宮燈萬壽梅花兔紋樣——一株梅花托舉着一盞華麗精巧的宮燈,宮燈內嵌本店logo,兩邊的飄帶上寫出一對對聯:「祥光照玉堂,喜氣盈金屋」,與整條裙子的紋樣呼應,在宮燈兩側,一對鸞鳳正飛翔玩鬧着,一上一下,一火焰尾一卷草尾,富有張力與動感,鳳凰與宮燈構成了祥和富麗的景象。而在宮燈下方,是用金線勾勒的草地與兔子,兔子抬頭望着燦爛的宮燈,在兔子的兩側和上方,則是用「萬壽」二字,下方的壽由靈芝托着,寓意長壽萬歲。
暗紋則復原了藏於費城藝術博物館的明·葫蘆燈籠紋經皮,使用稻穀、葫蘆宮燈來組成這個意象。葫蘆形狀的宮燈,意指「福祿」,吉祥喜慶。葫蘆燈里還繪着吉祥圖案,戟和磬象徵吉慶有餘,蓮花生出寶氣象徵富貴滿堂。宮燈的華蓋上點綴一束稻穀,象徵着天下的糧食五穀,華蓋左右兩邊各有一條金龍銜着錦帶,兩條錦帶上各書「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,五穀豐燈,萬壽無疆」,龍布風雨,金龍銜着吉祥話更貼合人們對於豐收與節氣時令的盼望。
「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,五穀豐燈,萬壽無疆」這句祈願包含了多少的希望與祝願。從上古時期,以農耕種植為主的華夏文化便開始種植各種糧食作物,人們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千字文里便寫到:「天地玄黃,宇宙洪荒。寒來暑往,秋收冬藏。」可見耕耘種植是與年歲時辰同等重要的。在眾多的糧食作物里五穀成為古人最重要的主食:稻、麥、菽、黍、稷便是五穀的組成。古人祈求風調雨順,五穀豐登,因為這是對於生命最大的希望,上至廟堂帝王,下至江湖百姓,都懷揣着對於豐收的祈願,於是這句祝福語,便成為了古人衣飾上常見的裝飾元素。
整條裙子承載着吉祥寓意,代表着我們對未來美好的祈願,願四海昇平、國泰民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