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汉服宝典
前往:導覽、​搜尋
名稱:
術語類型:漢服科普術語
冠是首服的一種,在古代一般指貴族男子所戴的帽子。古時,男子20歲舉行冠禮。冠因此成為標誌男子成人的常服。冠是士人階層才能佩戴的,皇帝佩戴的冠則稱為冕,普通的庶民只能用黑巾裹頭,所以平民也被稱為「黔首」。奴僕一般以青巾裹頭,因而常用「蒼頭」來指代奴僕。

相關商品

詞義影響

張冠李戴

首服除了標識社會身份的變化,也對尊卑等級做了嚴格的限制。《周禮》孫怡讓正義曰:「冠則尊卑所用互異。」不同身份的人必須佩戴對應的冠,是以「張冠李戴」才有倒錯之意。

衣冠南渡

冠冕之所以能夠堂皇,蓋因其是帝王官吏的頭上之物,士人的居所也往往被稱為「衣冠里」,而晉末大批士人隨着晉元帝南下避難則有「衣冠南渡」之說。

文獻記載

《禮記・冠義》:「冠者,禮之始也。」

《釋名》:「士冠,庶人巾。」

參考資料

  • 冠冕盡去 明朝散發 中國人的帽子進化論. 柳三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