坦领

来自汉服宝典
跳转至:导航、​搜索
名称:坦领
术语类型:汉服科普术语

坦领汉服,又称U领汉服,是汉服半臂中的一种,起源于魏晋时期,并在唐代成为非常流行的服饰。坦领汉服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宽大的领口设计,这种设计使得穿着时会露出部分上胸,因此得名“坦领”。坦领汉服通常作为外衣穿着,可以罩在衫、裙的外面,也可以穿在裙子的里面。坦领半臂有对襟、翻领或无领式样,袖长齐肘,身长及腰,以小带子当胸结住。

坦领汉服在唐代非常流行,不仅在宫廷内流行,也广泛传播至民间。唐代妇女穿着坦领半臂时,常常将其与紧身长裙搭配,这种搭配方式充分体现了唐代女子的婀娜身姿与自然之美。唐代女子的服饰,基本上是上身是衫、襦,下身束裙,肩加披帛,坦领服的总体结构也是这样。

坦领汉服的流行与唐代的社会风气有关。唐代是一个开放的社会,女性服饰的多样性和时尚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。坦领汉服的流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认可和追求。唐代的诗人也留下了许多赞美坦领汉服的诗篇,如“慢束罗裙半掩胸”、“参差羞杀雪芙蓉”等,这些诗句描绘了坦领汉服的优雅与性感。

相关商品

坦领
翻折领的一种特殊形式,其领座小于等于2.5cm,翻领比领座宽得多的领型。翻领成平坦状,与衣片近乎贴合。常用于女式衬衣、童装等服装。
——华服志 (https://www.huafuzhi.com/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