岐頭履

出自汉服宝典
前往:導覽、​搜尋
名稱:岐頭履
又名:分歧履
術語類型:漢服科普術語

岐頭履,也稱為分歧履,是古代中國一種特殊的鞋履款式。它的特點是鞋頭部分分歧,形成兩個尖角,這種設計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,並在漢代開始流行於社會上層,尤其是皇宮中祭祈時所穿的「舄」的形制。岐頭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,據《釋名》記載,漢代的鞋履已經有了分歧的設計,這種設計不僅具有裝飾性,同時也具有實用性,可以托起下裳,避免行走時被絆倒。

岐頭履在漢代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,西漢時期的岐頭履已經有了非常精緻的設計,如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青絲歧頭履,顯示了當時的製鞋工藝水平。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,鞋履的款式更加豐富,出現了鳳頭履、立鳳履、飛頭履等設計,而岐頭履依然流行。

唐代的鞋履設計更加多樣化,出現了高頭履、平頭履、小頭雲形履、花形履等,但岐頭履依然存在,並且有着不同的變體,如唐代分梢玉履,又稱歧頭鞋,鞋頭高聳,經常突出兩個尖角,好似分梢,男女皆穿,這種形制始於西周,唐代沿襲,宋後漸沒。

相關商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