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裙
出自汉服宝典
相關商品
腰裙的特點
裙腰:漢服腰裙的腰頭通常採用布帶或繩子進行束腰,也有部分款式直接縫製有內襯或者腰封,以保持裙子在腰間的固定。
裙型:常見有直裙(如齊胸襦裙中的長裙)、百褶裙(如宋制的馬面裙)、交窬裙(晉制特色,由斜裁布料拼接而成)、襉裙(如明制馬面裙)等。
長度:古代漢服裙長各異,一般要求至腳踝或覆蓋足背,視具體朝代禮儀而定。
腰裙的搭配方式
上衣搭配:腰裙常常與各類上衣相配,如對襟、交領的短衫(襦)、長衫(褙子、襖裙),形成襦裙、襖裙等各種經典組合。
褶皺處理:褶皺多為自然垂墜形成的流蘇褶,或是手工打褶製成的密褶或散褶,如馬面裙上的「馬面」就是通過兩側對稱且緊密排列的褶皺來實現的。
腰裙的裝飾元素
織繡圖案:腰裙的裝飾非常豐富,常有各種吉祥紋樣,如雲龍紋、鳳鳥紋、花卉草木、幾何圖案等。
色彩搭配:古人講究色彩寓意,腰裙的顏色選擇也會遵循一定的禮制與審美原則,既有純色的素雅,也有間色的絢麗。
腰裙
中國傳統戲曲中的長裙。一般多以春綢為面料。長度同一般裙子。由左右兩扇素白色、掐魚麟形密褶的裙片組成。裙片下端縫繩套,穿着時兩片居中重疊。男女均可着用。穿腰包習稱打腰包,特點為:(1)可將前面兩扇裙片的下角斜掖於背後;(2)表演時可用手指鈎住繩套,使其隨兩臂揮舞而呈蝴蝶展翅狀。為病者、罪犯及逃難趕路時的裝束,如《硃砂痣》中患病的吳相公、《一捧雪·換監》中的莫懷古、《廉錦楓》中的廉錦楓,《白蛇傳·斷橋》中的白素貞。
——華服志 (https://www.huafuzhi.com/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