蟬冠

出自汉服宝典
前往:導覽、​搜尋
名稱:蟬冠 [chán guān]
又名:貂蟬冠 / 貂蟬帽
術語類型:漢服科普術語
漢代侍從官所戴的冠。上有蟬飾,並插貂尾,故亦稱貂蟬冠、貂蟬帽。貂蟬冠起源於秦代,起初為侍中﹑常侍等貴近之臣的冠飾,而後發展為高級官員的禮冠,故也泛指高官。

術語詳情

唐 錢起 《中書王舍人輞川舊居》詩:「一從解蕙帶,三入偶蟬冠。」

宋 蘇轍 《代三省祭司馬丞相文》:「龍袞蟬冠,遂以往襚。」

明 無名氏 《鳴鳳記·端陽游賞》:「盡我蟬冠傳內命,任他虎節去專征。」

《藝文類聚》卷四十八:「秦始皇復古冠貂蟬,漢因而不改。此內官侍帷幄,受顧問,拾遺於左右,出則負璽以從,秩二千石。」

《漢書·劉向傳》:「今王氏一姓乘朱輪華轂者二十三人,青紫貂蟬,充盈幄內,魚鱗左右。」

《後漢書·天文志中》「(張)逵等自知事不從,各奔走,或自刺,解貂蟬投草中逃亡,皆得免。」

《宋史·輿服》四:「貂蟬冠,一名籠巾,織藤漆上,形正方,如平巾幘。飾以銀,前有銀花,上綴玳瑁蟬,左右為三小蟬,銜玉鼻,左插貂尾。三公、親王侍祠大朝會,則加於進賢冠而服之。」

《明史.輿服志三》:「一品至九品,以冠上梁數為差。公冠八梁,加籠巾貂蟬。」

相關商品

蟬冠
即「貂蟬帽」。
——華服志 (https://www.huafuzhi.com/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