鈿
出自汉服宝典
名稱:鈿 [diàn]
術語類型:漢服科普術語
在古代漢服中,「鈿」(diàn)字具有多重含義,主要與金銀珠寶等貴重物品有關。
1、它可以指把金屬寶石等鑲嵌在器物上作裝飾的行為,如寶鈿、螺鈿、金鈿、翠鈿等。
2、「鈿」在古代也是一種嵌金花的首飾,通常指婦女的首飾,如花鈿、花釵等。花鈿是古時漢族婦女臉上的一種花飾,通常以金、銀等製成花形,蔽於臉上,是唐代比較流行的一種首飾。花鈿的形狀多樣,除了梅花狀外,還有小鳥、小魚、小鴨等形狀,十分美妙新穎。
關於花鈿的起源,據宋高承《事物紀原》引《雜五行書》記載,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在含章殿檐下休息時,梅花落在她的額頭上,形成了五出花的形狀,幾天後水洗才脫落。宮女們覺得這種裝飾非常奇特,於是競相模仿,因此花鈿也被稱為「梅花妝」或「壽陽妝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