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衣下裳制

来自汉服宝典
跳转至:导航、​搜索
主图.jpg
名称:上衣下裳制
类型:汉服科普术语

术语简介

上古时期的服装制度。古代帝王百官的祭祀之服(如冕服等)都采用此制,以示尊古。上古时期,中国服装大多分为两截,上体所着者为衣,下体所着者为裳。在中国的服装形式中,如襦裙、袄裤、袴褶等均属于上衣下裳制。由于上衣下裳制服装可任意搭配,便于脱卸、换洗和穿着后行动自由,多用于民间妇女及从事体力劳动的男子。

文献记载

《诗·邶风·绿衣》:“绿兮衣兮, 绿衣黄裳。 ”

《诗·齐风·东方未明》:“东方未明, 颠倒衣裳。颠之到之, 自公召之。东方未晞, 颠倒裳衣。 ”

《说文解字》中许慎记载:“衣, 依也, 上曰衣,下曰常。 象覆二人之形。 ”(“常” 即“裳” , 段玉裁解释:“常,下裙也。 ”)

参考资料

  •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服饰文化